張怡犖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教育學碩士
最近,兩個華裔很火,一個是帶領尼克斯隊獲得七連勝的NBA球星林書豪,一個是這次招待我國國家副主席習近平的美國國宴掌勺蔡明昊。有趣的是,這兩個人的教育背景和成名路徑還很相似。林書豪畢業(yè)于哈佛大學經(jīng)濟學專業(yè),卻在籃球界成名;蔡明昊畢業(yè)于耶魯大學機械工程專業(yè),卻在廚藝界成名。這兩個名校畢業(yè)生的走紅經(jīng)歷或?qū)θ缃竦牧魧W家庭有所啟示:大學專業(yè)與興趣到底是怎樣的關系?孜孜不倦地追逐興趣有多重要?
NBA球星林書豪:家長支持他的夢想
2012年伊始,NBA“哈佛小子”林書豪橫空出世,最近一期《時代周刊》甚至為他造了一個新詞“為林瘋狂”(Linsanity)。他在賽場上表現(xiàn)卓越,帶領著球隊取得了連勝的成績,說他是2012年NBA賽場上最耀眼的明星,并不為過。
這個橫空出世的籃球小子生于加州一個基督教家庭,是美國的第二代移民。上世紀70年代,他的父母從臺灣移居美國。對于籃球明星的家長而言,林氏父母的身高并不出眾,均為1.68米。高一時,林書豪的身高也只有1.60米,如果按一個職業(yè)籃球運動員的標準來衡量,他的身高極為普通。不過,他懷揣著自己的籃球夢,始終自信滿滿。
兒時,林書豪的父親經(jīng)常帶著孩子們打籃球。與一般中國的移民家庭不同,林氏父母并不把全部注意力投入孩子的學業(yè),他們對孩子的籃球愛好相當支持,這讓林書豪從小到大都能一直在籃球場上奔跑、跳躍,展現(xiàn)矯健身姿。
高中時,林書豪在籃球運動中嶄露頭角,曾帶領巴洛阿圖高中(PaloAlto High School)獲得過加州州冠軍。但總體而言,他的實力還沒有達到盡善盡美。
高中畢業(yè)申請大學時,林書豪將自己的成績單和一張刻有打球視頻的DVD送往了他的夢想學府:斯坦福大學、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以及常青藤盟校?上,他最心儀的斯坦福大學對他并不感興趣,沒有向他提供體育獎學金。而遠在東海岸的哈佛大學和布朗大學向他拋來橄欖枝,雖然常青藤盟校不設體育獎學金,但他們確保林書豪“;@球隊隊員”的資格。
當時,哈佛大學的籃球助理教練比爾·鮑登(BillHolden)認為,林書豪1.91米的身高符合他尋找運動員的體格條件,而林書豪高中4.2的GPA和SAT高分成績,也恰好能達到哈佛大學的學術要求。不過,哈佛大學對林書豪的吸引力遠不及其他籃球和學術水平并重的美國名校。因為即便貴為美國最古老、最知名的高等學府,哈佛大學在籃球方面甚少有斬獲。
2006年,林書豪進入哈佛大學。令人感到詫異的是,這個籃球特長生對經(jīng)濟學和社會學頗感興趣。在大學里,他主修經(jīng)濟學,副修社會學。其實,這跟他的宗教信仰有一定關聯(lián),作為一個基督教徒,林書豪曾表示,將來他想成為一名牧師,組建起許多公益組織,幫助那些貧困的孩子,而經(jīng)濟學和社會學可以幫助他實現(xiàn)這個愿望。其實,林書豪在中學期間參加了很多社區(qū)活動,這也是他被哈佛大學錄取的重要因素之一。
當然,“籃球”是林書豪在哈佛期間的重要內(nèi)容。在學校籃球隊,林書豪并沒有馬上成為“明日之星”,相反,他還常常被人取笑,當他在球場上發(fā)揮不如人意時,身高、種族等等偏見會被人拿來說事,有人會在球場上對著他喊,“小矮人”、“戲劇社在隔壁”……在此后幾年的求學歷程中,林書豪慢慢用實力證明自己,除了獲得各項殊榮,哈佛大學籃球隊的比賽成績也被他屢屢刷新。
不過,畢業(yè)后,在校期間的籃球戰(zhàn)績也沒讓他的NBA道路走得順利。歷經(jīng)金州勇士隊、休斯頓火箭隊、紐約尼克斯……他走得磕磕絆絆,幾經(jīng)沉浮。他的經(jīng)歷是一部留學與求職的好案例:追逐自己所喜歡的,堅持不懈。
“國宴大廚”蔡明昊:燒菜也能很有出息
2月14日,美國國務卿希拉里在國務院設宴款待到訪的我國國家副主席習近平,午宴的主廚正是美籍華裔蔡明昊。第二天,這個大廚的照片登上了各大媒體。人們對蔡明昊的成長歷程產(chǎn)生了極大的好奇。
在加州出生,在俄亥俄州長大,蔡明昊從小就喜歡在自家的中餐廳“Mandarin Kitchen”里觀察大人們干活。在家族企業(yè)的熏陶下,他從孩提起就對烹飪產(chǎn)生了興趣。
多年后,蔡明昊到了申請大學的年紀。在選擇大學和專業(yè)時,父輩的專業(yè)對他產(chǎn)生了很大的影響。蔡明昊的父親在耶魯大學取得了機械工程的學士和博士學位,是航空航天領域的教授專家,他的叔伯和兄弟也都是機械工程師。最后,他報讀了父親的母校——耶魯大學,主修機械工程。
不過,蔡明昊最終沒有從事與此專業(yè)相關的工作,而是選擇了從小就熱衷的烹飪事業(yè)。他曾前往法國,在著名的“藍帶”廚藝學校(LeCordon Bleu)進修廚藝,并在巴黎的飯店實習;氐矫绹,蔡明昊又申請研讀康奈爾大學熱門的酒店管理和餐飲營銷專業(yè)碩士。此后,他在美國多家高級飯店從事餐飲管理和廚師的工作,師從各地名廚。
經(jīng)過多年的歷練,他逐漸做到對全球美食烹飪方法融會貫通,1998年,蔡明昊在波士頓開辦了自己的餐廳“藍姜”(BlueGinger)。與此同時,他開始在電視食品頻道上主持“東西方交匯”美食節(jié)目,直到2003年。
在電視節(jié)目中,他深入淺出地解說歐洲菜肴和亞洲菜肴的融合烹飪手法,廣受歡迎,他還憑此節(jié)目榮膺美國電視界的最高獎項艾美獎。在美食頻道的鐵人料理節(jié)目(Iron ChefAmerica)中,蔡明昊曾挑戰(zhàn)并打敗了美國名廚巴比·福雷(BobbyFlay),這令他名聲大噪。此外,他還著有3本烹飪書籍:《藍姜》(BlueGinger)、《“明式”菜肴》(SimplyMing)和《“明式”食譜》(Ming’sMaster Recipes)。
因為兒子有食物過敏癥,蔡明昊非常關注顧客的就餐安全。他在菜單上列出每一項食物的烹調(diào)用料、可能造成的過敏癥狀,這一舉措在美國首開先河。2010年,“藍姜”所處的馬瑟諸塞州成為美國第一個規(guī)定飯店必須為就餐者提供食物過敏源、過敏癥方面的提醒和指導的州。
最近,蔡明昊受邀烹飪國宴,進一步肯定了這個高材生投身廚師行業(yè)的選擇。
【留學觀察】 追逐興趣有多重要?
林書豪、蔡明昊的求學與成長經(jīng)歷,在國內(nèi)外都很普遍:職業(yè)與所學專業(yè)不對口、甚至大相徑庭。唯一值得注意的是,兩人均是名校畢業(yè),無論是經(jīng)濟學,還是機械工程專業(yè),都足以為他們謀得一份好工作,但兩人都進入了大部分人并不看好的行業(yè):籃球、廚藝界。
這些年來,興趣在年輕人的職業(yè)定位中所占比重日趨增加,有望趕超以往追求的金錢、名譽等擇業(yè)標準。高薪厚職雖然誘人,但卻可能讓居于其位的人身心俱疲。做自己喜歡做的事,就是有理想定位,并為實現(xiàn)理想奮斗。當然,實現(xiàn)理想也是艱苦漫長的,考驗人的毅力和意志,林書豪和蔡明昊的經(jīng)歷就可說明。
按傳統(tǒng)的觀念,人們會問:“你干這一行,那么大學的專業(yè)豈不就白學了?”其實也未必,并不是說大學多年的專業(yè)學習,僅僅因為與興趣和現(xiàn)任職業(yè)無關,就是純粹的浪費時間和金錢。學科分類本就不是那么涇渭分明,美國大學強調(diào)的“interdisciplinary”——跨學科,也恰恰說明了許多學科間融會貫通、觸類旁通的特性。你的知識和專業(yè)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都會是取之不盡的精神食糧。就如籃球職業(yè)運動員林書豪,希望通過學習經(jīng)濟和社會學,學以致用,在日后幫他實現(xiàn)作牧師的理想,讓他有能力去幫助那些弱勢群體。開拓視野,接觸嘗試,多學科的結合也許會為我們謀得更多的收獲和發(fā)展。
筆者在哥倫比亞大學求學期間,認識了一位中國留學生,攻讀的是哥大電氣工程碩士,在美國公司工作一年后,回到家鄉(xiāng)南京,卻開起了寵物商店。夙知他對小動物的喜愛,但聽聞此事,著實吃了一驚,想到他一個EE專業(yè)、人高馬大的男生,要為小動物們洗澡、打針,覺得不可思議。最近聽聞,他的寵物店還開辦得有聲有色。
還有一位美國學生,因為美國大學要求學生必須學一門外語,她選了中文——只是為了滿足課業(yè)要求。她沒想到的是,日后她會與中國和中文結下不解之緣。隨著對學習的深入,她對中國、中文、中國文化產(chǎn)生了莫大的興趣,本科以數(shù)學為專業(yè)的她,畢業(yè)后來到北京,目前在給當?shù)氐囊患覀髅綑C構工作,為他們聯(lián)系國外媒體。
還曾聽聞一名在埃默里大學攻讀法學博士(JD)的中國留學生,在學期間就開始組織安排中美學生的暑期學術交流項目,畢業(yè)后回國,除了已經(jīng)成熟的游學交流項目外,還開辦了小型的SAT、托福培訓班,自己也教學生,竟開始致力于英語語言培訓事業(yè)。另有一個從澳洲留學歸來的朋友,專業(yè)是醫(yī)學護理,現(xiàn)在正樂滋滋地從事著金融貿(mào)易。
很多時候,大學階段的學習并不能決定我們畢業(yè)后的工作方向,但大學期間培養(yǎng)的學習能力、研究能力、活動能力,卻往往是日后從事各項工作的基礎所在。通常,興趣、專業(yè)、職業(yè)這三者達到完美統(tǒng)一者,是極少數(shù)。我們可以將興趣轉換成職業(yè)發(fā)展的助力,讓自己保持永遠向上的狀態(tài)。
當然,林書豪和蔡明昊是這些人中的佼佼者,反例比比皆是。有人付出很大的代價,卻始終無法實現(xiàn)理想,不知到那時,當事人是否還能堅持?最后的提醒是,那與你興趣不一致的大學專業(yè)可能為你的另一種選擇做好堅實的鋪墊。
【相關鏈接】 林書豪教你“5步考上哈佛”
“很多人問我,如何進入哈佛大學,既然我現(xiàn)在很無聊,又沒有工作,我決定錄一個短片,教你怎么5步進入哈佛大學。”最近,林書豪在NBA一夜成名,他在讀書時錄制的一段視頻“5步考上哈佛”也在網(wǎng)上紅火起來,網(wǎng)友還做了多方解讀,筆者做一綜合整理。
1、如果你不戴眼鏡,那就戴一個;如果你已經(jīng)戴眼鏡了,那就換一個更大的!
[旁白解讀]你是不是也見過難解的數(shù)學題,是不是曾讓你抓耳撓腮不得其解?林書豪用趣味的方法解開了數(shù)學題,國外的教育跟國內(nèi)是不一樣的,需要的是創(chuàng)造性思維。
2、每個人都會彈鋼琴或者拉小提琴,但誰會三角鐵?
[旁白解讀]沒錯,沒人會!總要有跟別人與眾不同的地方,不要隨波逐流,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3、玩水果忍者可以提高考試技巧,它可以幫你達成手腦一致、手眼合一的效果!
[旁白解讀]在學習的同時,要注意勞逸結合,最好能在玩的時候訓練學習的能力。
4、在電腦前,一邊找資料一邊拍球;在圖書館,一邊找書一邊運球;在球場,一邊算數(shù)一邊投籃!
[旁白解讀]學習和運動可以同時進行,不能為了學習而放棄體育運動。
5、誰知道今天的道瓊斯指數(shù)跌了5個點?
[旁白解讀]不要死學書本上的知識,忽略生活常識、時事新聞,不要在別人高談闊論的時候,一句話都插不上或者答非所問,全方面充實自己才最重要的。
編輯者:煙臺家教中心(http://txyshb.com)